《混在1275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领域小说lyxs1.com

榆河,发源于西山山脉中段,流经昌平、怀柔、直到通州汇入潞水,是大都城北一带的主要水系,两军相隔不到五十里,饮用的是同一江水,只不过北伐军位于上游,若是放点什么毒药,会让人防不胜防。

榆河一侧的榆河关,并不是那种传统的关隘,只是一个不大的镇子,也是距离昌平县城最近一处驻点,不过两百来户人家,自战事开始后就逃得差不多了,元人主力向昌平方向集结之后,余下的也被清理一空,他们就没有对面的百姓那么幸运了,只能打包家中稍稍值钱的家伙什,成群结队地踏上离家之路。

李大椿的手底下还有八千多人,从昌平一路退下来,好容易在这个镇子上扎住脚,李庭又给他补充了两千左右,凑足一个万人队,至于他本人,带着四万多步骑驻扎在稍后一点的太平庄,相距不到五里地,以骑兵相互联系,从大都城过来的主力大军陆续到达后,依山傍水,布置在西山、玉泉山、石径山、瓮山、以及榆河、易荆水之间的广大地区,也包括了忽必烈的中军大营。

“人马的饮用只能用镇子里的井水,河水只可做洗浴,不得入口,把树都砍了,墙垒还要再筑高些,壕沟挖深些,掘开河岸,把水引进来,下头插上签子,宽度不够,至少得一丈有余,不能让人一跨就过来......”

李大椿站在镇子外头的濠沟边上,阴沉着脸踩踩脚下的泥土,濠沟里面站满了人,一多半是他手底下的军士,还有一些是当地的百姓,被强征为民夫,他们已经干了三天,总算在镇子的正面挖出一条大半人身一步左右宽度的沟渠,照他的吩咐,沟里将会从榆河引水灌满,起到护城河的作用,濠沟后头是一堵一人高的胸墙,烧砖是来不及了,只能用传统的夹板夯土砌成,正好可以用上沟里挖出来的泯土,在他不懈地努力下,三天的功夫,胸墙的建筑已经颇有些形状,墙后用木头搭起架子,上面可以站人,镇子的四周每隔上几十步便搭起一座哨楼,高十余步,做为最优先建成的事物,为军心的稳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
这些日子以来,他的心里时常会浮现出那天的战事,宋人并不是不可战胜的,虽然会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,但是随后出现的铁鸟摧毁了他们的信心,弓箭射不到,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人被屠杀,没有人经得起这样的打击,再加上宋人的援军抵达,到手的战果就这样飞了,一多半的人丢在了昌平城下,逃回来的人胆战心惊,惶惶不可终日,宋人停止追击,说明对方的人数并不多,可他们也丧失了再战的勇气,李大椿发了疯一般地督促手下,总觉得沟不够深,墙不够高,便是这种恐惧扎根心中的表现。

镇子周围所有的树木被一砍而光,后方还有源源不断的木料和石块被送上来,整个大都城周边都在进行疯狂的砍伐,就连用于宫殿扩建的木料也不例外,这场被后世史书称为“华北生态浩劫”的灾难持续了不只三天,到最后,西山、玉泉山等名胜全都变成了光秃秃的石头山,几十万人都在伐木、采石,将这方圆几百里变成一个巨大的工场,唯一不曾参予的就是那些骑兵。

从后方到前方的道路已经被深深的车辙印所覆盖,为了赶时间,再也没有什么路面、田地或是荒野,到处都是运载木头和石料的大车,运到各个营地之后,再由色目人带着工匠加工成各种器械,从挡车到投石机等等,不一而足。

而再靠后一些的大都城,每天都会有大量的粮食送出城,以供应军中的需求,巨大的供应量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沉重的负担,无论是大户还是权贵的积蓄都是有限的,撑不起这么大的规模,可是在忽必烈的心中,显然还不够。

“每一个人都有义务为国家奉献一切,看看我们的对手是怎么做的,他们甚至送上了自己的女人。”

忽必烈语气冰冷、寒意从每一个听者的心底升起。

“把京郊所有的牧场都关掉,无论它属于谁,马场也不例外,若是失败了,这一切只会便宜宋人,还不如吃进肚子里。”

“告诉阿合马,我给予他一切权力,无论是什么样的权贵,无论立下多大的功勋,或是哪个贵胄之后,都必须上缴一千石以上的粮食,交不出就拿牲畜来抵,牲畜不够,就把他们的坐骑、战马牵来宰掉,让朕的军士大吃一顿,也算他们为国尽忠了。”

在中军大帐里交待几句,他就带着侍卫亲军去往各个营地,五十多万人的营地,自然不会聚在一起,而是沿着水源地和几个要点分别驻扎,按照战场的宽度逐次推进,这么大的正面,当然是越宽越好,可是当他转了一圈才发现,宋人竟然从几个方向堵住了去路,正在一点一点地挤压他的战略空间。

“大汗,我军北面的白浮山、石槽镇一带已经发现敌踪,相距不到三十里。”

李庭忧心仲仲地禀报,忽必烈皱着眉头,就算没有舆图,离着京城这么近的地形,又怎么可能想像不到。

“你的意思是说,从桑干水到双塔镇、新店镇、再到昌平县城、再到石槽镇,全都出现了宋人的踪迹,告诉朕,他们究竟有多少人?”

“按照已经发现的旗号,不少于五万人。”

“也就是说,无论是你的当面之敌,还是远处的这些敌人,都不会超过一万人?”

“末将也有此意。”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哥是出来打酱油的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领域小说lyxs1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+
寒门崛起

寒门崛起

朱郎才尽
这是一个就业路上屡被蹂躏的古汉语专业研究生,回到了明朝中叶,进入了山村一家幼童身体后的故事。木讷父亲泼辣娘,一水的极品亲戚,农家小院是非不少。好在,咱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,四书五经八股文,专业也对口,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。国力上升垂拱而治;法纪松弛,官纪慵散;有几只奸臣,也闹点倭寇;但总体上可以说,这是士大夫自由滋生的沃土。一个寒门崛起的传奇也就从这里生长了。谨以此文向所有的穿越经典致敬。PS:寒门崛
历史 连载 642万字
抗日之铁血军魂

抗日之铁血军魂

秋风起叶落
穿越战壕,提起枪,就是干!以血肉之躯,筑护国之城!
历史 连载 1202万字
绍宋

绍宋

榴弹怕水
绍者,一曰继;二曰导。公元1127年,北宋灭亡。旋即,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,继承宋统,改元建炎。然而,三个月内,李纲罢相,陈东被杀,岳飞被驱逐出军,宗泽被遗弃东京,河北抗金布置被全面裁撤……经过这么多努力之后,满朝文武终于统一了思想,定下了拥护赵官家南下淮甸转扬州的辉煌抗金路线。不过刚一启程,在亳州明道宫参拜了道祖之后,这位赵官家便一头栽入了闻名天下的九龙井中,起来后就不认得自己心腹是
历史 连载 418万字
首席御医

首席御医

银河九天
挽救你的生命,即挽救你的政治生命。机缘巧合之下,踏入了半官半医的“御医”之列。在展现中医强大魅力的同时,曾毅也实现着自己“上医医国”的理想,一步步直入青云...
历史 连载 606万字
大明流匪

大明流匪

脚踝骨折
大明1619年,萨尔浒之战,杜松兵败后一伙败军逃兵逃离了辽东,逃进关内,一路向西……穿越而来的刘恒成为了一名前途未明的流寇,一不小心干翻了对手,成为一营头目,练新兵,占山为王,设关卡,抢士绅……一不小心有了和女真争夺天下的资格。
历史 连载 1043万字
顽贼

顽贼

夺鹿侯
大明帝国崇祯二年。曾经强盛的帝国即将崩塌。内有银川驿卒奋臂挥戈,九州幅裂。外有建州新主东征西讨,挥师入关。席卷陕西的旱灾里,刘承宗脚踏赤地千里,昂首阔步向前走。各位书友要是觉得《顽贼》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的书友朋友推荐阅读哦!
历史 连载 379万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