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橘白衫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领域小说lyxs1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m.22ff.

朱翊钧登上皇位的时候,大臣们全都跪在了地上,对着朱翊钧行礼,三拜九叩的大礼。坐在龙椅上,朱翊钧享受着臣子们的三呼万岁,心里面还真是有些激动。

跪拜完毕,大朝会开始,文臣领班的高拱脸色黑如锅底。

因为高拱看到了冯保,那个太监站在皇帝龙椅的旁边,脸上笑意盈盈。经历过无数政治斗争的高拱,怎么会不明白这代表着什么,这代表着绝对的自信和把握。

事情也没有出乎高拱的预料,冯保宣读圣旨了,这份圣旨正是给高拱的。

“奉天承运皇帝,诏曰:‘告尔内阁五府六部诸臣,大学士拱,揽权擅政,夺威福自专。通不许皇帝主管,我母子日夕惊惧,便令回籍闲住,不得停留,钦此!”

跪在地上的高拱,听着圣旨,只觉得眼前发黑,胸口发闷,半晌也没反应过来。

朱翊钧看着高拱,叹了一口气,他知道高拱是想不明白了,这辈子也想不明白了。所谓性格决定命运,高拱今日的下场,其实就是他的性格造成的。

一朝天子一朝臣,高拱不懂,也不懂尊重自己和母亲,由此下场,倒也不足为奇了。

看着瘫软在地上的高拱,张居正走过去,将高拱搀扶了起来,此时此刻,其他人根本就反应不过来。这是什么情况?内阁首辅,顾命大臣,就这么罢免了?

朝堂落针可闻,大家的下巴掉了一地,怎么会如此?

冯保站在原地,看着高拱,嘴角露出了一抹冷笑,你以为这就完了?咱们走着瞧,不弄死,决不罢休。

大家一时间都不知道怎么办了,这可是天子临朝的第一次大朝会,也是下的第一道圣旨,圣旨以下,想要驳回可不容易。毕竟这圣旨太重要了,代表的东西也太重要了。

想要驳回,那就只能硬顶了,而这个能硬顶的人,只剩下一个人了。

一时间,无数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搀扶着高拱的张居正身上,如果这个内阁次辅站出来,那就还有一搏之力。只不过这就等于逼宫了,弄不好可是要出大乱子的。

张居正对这些人的目光视而不见,搀扶着高拱,神情悲戚。

“臣领旨谢恩!”高拱流着泪,跪下谢了恩,被张居正搀扶着走了出去。

朱翊钧看着高拱和张居正搀扶而出,目光炯炯,这一刻代表着大明一个时代的落幕,也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开启。朱翊钧看了一眼冯保,嘴角露出了一抹轻笑。

这是张居正的时代,这也是冯保的时代,这何尝不是自己的时代?

下了朝,高拱被锦衣卫压着回了家,收拾了东西,准备回乡,整个京城的官场大地震。不过地震并没有持续太久,到了晚上,一道圣旨到了内阁。

圣旨的内容很简单,着内阁拟旨,任命张居正为内阁首辅。

此时的内阁之中,高拱走了,内阁大臣只剩下张居正一个人了。此时此刻,猛然间大臣们发现,张居正秉政内阁,彻底成为一人之下,万人之上了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+
隆万盛世

隆万盛世

平行空间来客
看书名就知道,这是个穿越大明朝的故事!明朝可不止只有洪武、永乐和仁宣之治,即使明朝中后期依然名臣大儒创造过短暂的辉煌......现代学渣魏广德意外来到大明朝,造反?还是算了,明帝国虽然已经腐败,但是统治基础尚在,那就只能老老实实混日子了。军户出身,可没官位给自己袭缺,为了能过上幸福生活,那就只能科举了。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!
历史 连载 800万字
军工科技

军工科技

止天戈
军工科技,衡量一个国家国防力量强弱的重要标准。强大的武器装备能力斩千军,杀人于千里之外,能重新定义战争。强大的武器装备能捍卫疆土,抵御外敌,护佑国泰民安,保我盛世太平。我愿为这大国复兴锻造利剑,我愿为这国泰民安熔铸长城。持我利剑,必将披荆斩棘,所向披靡。守我长城,必能克敌制胜,捷报频传。且看一个年轻人如何创造一个属于他的军工霸业2.0时代。
历史 连载 1035万字
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

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

紫兰幽幽
历史 连载 1074万字
大明流匪

大明流匪

脚踝骨折
大明1619年,萨尔浒之战,杜松兵败后一伙败军逃兵逃离了辽东,逃进关内,一路向西……穿越而来的刘恒成为了一名前途未明的流寇,一不小心干翻了对手,成为一营头目,练新兵,占山为王,设关卡,抢士绅……一不小心有了和女真争夺天下的资格。
历史 连载 1043万字
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

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

九霄落雪
煌煌华夏,自古多少人杰?杀神白起!军神李靖!霸王项羽!天王冉闵!西府赵王李元霸!天生战神李存孝!且看我华夏群雄横战异世人杰!
历史 连载 579万字
绍宋

绍宋

榴弹怕水
绍者,一曰继;二曰导。公元1127年,北宋灭亡。旋即,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,继承宋统,改元建炎。然而,三个月内,李纲罢相,陈东被杀,岳飞被驱逐出军,宗泽被遗弃东京,河北抗金布置被全面裁撤……经过这么多努力之后,满朝文武终于统一了思想,定下了拥护赵官家南下淮甸转扬州的辉煌抗金路线。不过刚一启程,在亳州明道宫参拜了道祖之后,这位赵官家便一头栽入了闻名天下的九龙井中,起来后就不认得自己心腹是
历史 连载 418万字